聚苯乙烯夹芯板是一种多功能新型建筑板材。是由外层两侧钢板和内层(平芯层)聚苯乙烯通过自动成型机,经过加热加压用高强度粘结剂复合而成的。→自重轻:10~14Kg/m2,安装方便、灵活,不需要大型起吊设备,施工周期短,综合造价低。→承载力高: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即能作承重结构又能作围护结构。→使用灵活:由于采用连续式生产线全电脑控制,板材的长度可根据用户要求、工程要求及运输条件确定。隔热、隔音、保温性良好:平均导热系数小于0.04w/m.k
沧州市
沧州市作为一个地理行政区划名词,它可能指河北省地级城市沧州市,也可能指沧州市的沧州市市辖区。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21公里。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确定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京沪(北京-上海)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和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在沧州交汇。京九(北京-九龙)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在该市肃宁县交汇,并建有编组站。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骅港和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的建成,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将日趋明显。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沧州部分地区在上古时期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三国时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等三郡,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属河北道,宋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部分县属天津府,中华民国初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废道府制,改属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属中共晋察冀边区冀中、津南行署和山东渤海区行署辖,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设沧县专区,专署驻沧县镇,辖11个县。1958年6月,天津市归属河北省后,沧县专区与天津专区合并,称天津专区,专署驻天津市,同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1959年初撤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1967年12月,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1983年12月,沧州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驻沧州市。1993年7月,地、市合并,成立沧州市,市政府驻运河区。
沧州市距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京沪铁路(北京-上海),朔黄铁路(朔州-黄骅港),京沪高速(北京-上海)、石黄高速(石家庄-黄骅),还有北京-福州、北京-广州、山海关-深圳、黄骅-银川等国家级公路以及正在建设或将开工建设的天津-汕头高速公路、阿荣旗-深圳高速公路和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在沧州境内通过,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中国特大跨世纪工程――黄骅大港,距日本九州港90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480海里,是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国际港口,也是中国2006年港口建设中一次性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项目。工程全部建成运营后,将形成煤炭1亿吨,杂货5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成为集煤炭、原油、成品油、杂货、化工、客运、集装箱为一体的中国北方综合性枢纽大港。
沧州通讯设施完善。本地现有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776.5万门,长途业务电路(8)万个路端。数据通信端口24724个,数据多媒体用户达15万户。各种网络功能和通信手段日臻完善。可提供六大类五十余种业务服务。全市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49万门,到2002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超过100万户,是长江以北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的地级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7万户。与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世界100个国家及港澳170多个运营商实现了自动联网漫游。
沧州市区南部建有蓄水量1亿多立方米的大浪淀水库。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纵贯沧州南北的大运河将作为重要的输水通道,可为沧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沧州受华北电网和京津唐电网覆盖,本市拥有装机容量为6.2万千瓦和3×1.2万千瓦热电机组的发电厂。沧州电网现有50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8座。正在兴建的黄骅电厂,将为沧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裕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