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钢结构
H型钢柱板厚≥25mm的钢构件称为重型钢结构,主要是用在承受大载荷的承重建筑
异型钢
方钢
轧制或加工成方形截面的钢材,钢的密度为:7.851g/cm3,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方钢可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热轧方钢边长5-250mm,冷拉方钢边长3-100mm。
圆钢
圆钢是指截面为圆形的实心长条钢材。其规格以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如“50”即表示直径为50毫米的圆钢。圆钢分为热轧、锻制和冷拉三种。热轧圆钢的规格为5.5-250毫米。其中:5.5-25毫米的小圆钢大多以直条成捆供应,常用作钢筋、螺栓及各种机械零件;大于25毫米的圆钢,主要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或作无缝钢管坯。
圆钢与其它钢筋的区别:
1.外型不一样,圆钢外型光圆,无纹无肋,其它钢筋表面外型有刻纹或有肋。这样就造成圆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小,而其它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大。
2.成份不一样,圆钢(一级钢)属于普通低碳钢,其它钢筋多为合金钢。
3.强度不一样。圆钢强度低,其它钢强度高,即直径大小相同的圆钢与其它钢筋相比,圆钢所能承受的拉力要比其它钢筋小,但圆钢的塑性比其它钢筋强,即圆钢在被拉断前有较大的变形,而其它钢筋在被拉断前的变形要小得多
扁钢
是指宽12-300mm、厚4-60mm、截面为长方形并稍带纯边的钢材。扁钢可以是成品钢材,也可以做焊管的坯料和叠轧薄板用的薄板坯。主要用途:扁钢作为成材可用于制箍铁、工具及机械零件,建筑上用作房架结构件、扶梯。
角钢
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有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之分。等边角钢的两个边宽相等。其规格以边宽×边宽×边厚的毫米数表示。如“∠30×30×3”,即表示边宽为30毫米、边厚为3毫米的等边角钢。也可用型号表示,型号是边宽的厘米数,如∠3#。型号不表示同一型号中不同边厚的尺寸,因而在合同等单据上将角钢的边宽、边厚尺寸填写齐全,避免单独用型号表示。热轧等边角钢的规格为2#-20#。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吉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首府为延吉市。自治州的面积有42,700平方公里、人口约220万人。现时自治州全部人口当中,汉族占超过半数以上,达59%;朝鲜族另占余下39%。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常简称延边州或延边.
延边辖6市2县. 市:延吉市 | 珲春市 | 图们市 | 敦化市 | 龙井市 | 和龙市| 县:安图县 | 汪清县。
延边地名源于延吉。据说,明代时人们把延吉叫做“叶吉”,按女真语有“山羊”之意。一说由于这个地方是盆地,长年有烟雾笼罩,故称“烟集岗”。延吉即“烟集”的谐音。清末民初曾使用“延珲诸边”、“延吉区域”等多种称谓,后来逐渐启用“延边”之称。最早见于文献的是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志,记有“论大陆交通”,东南一面复当延边之冲。”1920年前后,出现“延边”一词。由于地处三国交界,又归延吉边务公署管辖,故称之为延边。1929年出版的中国民族志更明确记载:“东北边疆有延边之称。延边者吉林延吉道之边疆。”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度59分~44度30分,东经127度27分~131度18分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边境线总长75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
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延边地处北半球中温带,不仅受亚洲大陆和太平洋高低气压季节变化的影响,而且又处于各种气团势力消长以及锋带季节移动的过渡带。因此自治州气候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期长。同时,由于东监日本海,西部、北部又有高山作天然屏障,与省内纬度、海拔相同的地区比,又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年日照时数在2150-2480小时,以龙井气温为最高区,以安图及长白山天池一带为最低区。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6度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摄氏零下23-34度,最高气温在摄氏34-38度。气温大致随海拔高度和纬度的增设而递减,东部高于西部,盆地高于山地。无霜期为100至于50天,由于向西递减。秋霜多半在9月下旬出现。春冻在5月上旬结束。11月到次年3月为结冻期。
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650毫米,长白山达1000至于500毫米,居全省之首。中部盆地和东北部山谷地区雨量较多少,西部山地和东南部近海地区雨量较多。一年中,雨量多集在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由于降水变率大,易产生旱涝灾害。中部和东部旱重于涝,西部涝重于旱。复杂的地形结构使各地风向不一,但季风明显,一般冬季多偏西风,夏季多偏东风。春季风最大。年平均风速2-4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