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压型板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彩钢压型板薄钢板经冷压或冷轧成型的钢材。钢板采用有机涂层薄钢板(或称彩色钢板)、镀锌薄钢板、防腐薄钢板(含石棉沥青层)或其他薄钢板等。压型板具有单位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外形美观等优点,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主要用于围护结构、楼板,也可用于其他构筑物。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要求,压型板可压成波形、双曲波形、肋形、V形、加劲型等。屋面和墙面常用板厚为0.4~1.6毫米;用于承重楼板或筒仓时厚度达2~3毫米或以上。波高一般为10~200毫米不等。当不加劲时,其高厚比宜控制在200以内。当采用通长屋面板,其坡度可采用2~5%,则挠度不超过l/300(l为计算跨长)。压型板因原板很薄,防腐涂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使用寿命,为了适应加工和防锈要求,涂层钢板需按有关规定进行各项检验。一般情况下薄钢板也可根据使用要求,经压型后再涂防锈油漆,或采用不锈钢薄板原板。压型板用作工业厂房屋面板、墙板时,在一般无保温要求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用钢量约5~11公斤。有保温要求时,可用矿棉板、玻璃棉、泡沫塑料等作绝热材料。压型板与混凝土结合做成组合楼板,可省去木模板并可作为承重结构。同时为加强压型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力,宜在钢板上预焊栓钉或压制双向加劲肋。
YX51-380-760型压型板(角驰Ⅲ型)
有效宽度(mm):760
波高:75
展开宽度(mm):1000
波距:380
用途:屋面板、大跨度
YX25-205-820压型板(820型)
有效宽度(mm):820(1025)
波高:25
展开宽度(mm):1000(1200)
波距:205
用途:屋面板、墙面板
YX15-225-900压型板(900型)
有效宽度(mm):900
波高:15
展开宽度(mm):1000
波距:225
用途:屋面板、墙面板
丹东市
丹东,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是中国也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2010年5月26日,《南方人物周刊》盘点中国宜居的十座小城,丹东入榜。
距今38至18亿年前,就有丹东地域的原始古陆。1982年发现的:“前阳人”头盖骨化石表明,早在1.8万年以前,丹东地区已有处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的先人在开拓、繁衍、生息。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果园古人村落遗址又表明,距今6000至7000年,丹东地区的先人已迈入新石器时代。宽甸下露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和振安区九连城龙头村等多处遗址则证明,3500至4000年前先人已进入青铜时代。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唐尧属青州,虞舜属营州,战国时为燕国东部边疆。西汉设西安平县、武茨县,唐朝总章元年置安东都护府,辽建宣州、开州、穆州和来远城,金朝属婆速府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管辖,元朝时沿袭金制置婆娑府,明朝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1618年,后金采取定边政策,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采伐、采矿,致使丹东地域成为不毛之地,严重破坏经济、文化的发展。1689年后,清朝政府实行拓边政策,才逐步得到开发。随着山东、河北等地垦殖的汉民日益增多。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区”富饶的资源“归化流民”,准许熟地升科,到1874年规定“东边地带全部开禁”,于1875年在鞍子山设置升科纳税。1876年,清政府设置安东县、岫岩州、凤凰厅。翌年,设置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管辖岫岩、安东、宽甸3个县。至此,结束了边陲自然开发的历史。丹东进入新的开发时期,为丹东市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军队便侵占安东和凤城。是年12月15日,日伪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1934年10月,伪满洲国把东北4省划为14省,其中新增设的安东省管辖安东、凤城、赛马、宽甸等12县,治所设于安东县城,安东遂成为安东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1937年12月,伪满洲国设置安东市。安东市从安东县析出,与安东县同隶属于安东省,市区划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7个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11月初,接收日伪政权,成立安东省和安东市、安东县、凤城县、赛马县、宽甸县政府。安东市区划为中央、镇江、中兴、元宝、金汤、镇安、浪头7区。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东县九连城和五龙背区先后划归安东市。1946年6月,成立辽南省二专署,隶属于辽南省,管辖安东、孤山两县。11月,改属于安东省。翌年3月,撤销二专署,安东市、安东县和孤山县均直属于安东省。1949年5月,辽东省成立,安东市隶属于辽东省。安东市是安东省、辽东省省会,为安东省和辽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安东人民站在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最前沿,被誉为英雄的人民;安东市,被誉为英雄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东市经过“一化三改”,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安东人民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很大发展。
1954年9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设置辽宁省,丹东市隶属于辽宁省。1956年4月,元宝、镇安两区合并为元宝区,镇兴、中央两区合并为镇兴区。7月,又将九连城、五龙背两区合并为五龙背区,浪头、汤池两区合并为浪头区。1957年7月,撤销浪头、五龙背两区,设市郊区。1958年12月,将安东、凤城、岫岩、宽甸4县划归安东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改名丹东市。意为红色东方之城。安东县改名东沟县。2月,镇兴区改名振兴区。1965年12月庄河划归丹东市。1968年12月庄河又划归旅大市(今大连市)。
1978年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光辉成就,使丹东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区行政机构也发生变化。首先,恢复元宝区的称谓。
1980年10月,郊区改名振安区。 1985年后,岫岩、凤城、宽甸3县先后改为满族自治县。 1992年2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
1993年6月、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东沟县建立东港市、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至此,丹东市辖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和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并设置国家级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
1992年,国家就在丹东边境线上,设立了国家级经济合作区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当时国家14个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2005年5月,边境合作区改为江湾合作区。
2006年,随着辽宁“五点一线”沿海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出,丹东作为中国海岸线北起点,经辽宁省委、省政府批准,“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正式成立,并成为辽宁沿海开放战略“五点一线”中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