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夹芯板是一种多功能新型建筑板材。是由外层两侧钢板和内层(平芯层)聚苯乙烯通过自动成型机,经过加热加压用高强度粘结剂复合而成的。→自重轻:10~14Kg/m2,安装方便、灵活,不需要大型起吊设备,施工周期短,综合造价低。→承载力高: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即能作承重结构又能作围护结构。→使用灵活:由于采用连续式生产线全电脑控制,板材的长度可根据用户要求、工程要求及运输条件确定。隔热、隔音、保温性良好:平均导热系数小于0.04w/m.k
大连市
大连,位于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有包括大小岛屿260个。是中国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大连”之地名原本是满语词汇中“嗒淋”一词的译音,本是“海滨”或“河岸”之意。俄国人在此统治时,沿用清政府官方的满语“海滨”作为该地区的名称;日本人在其统治时,又借用汉语中的“大连”二字来标注满语之音“嗒淋”。故而,才有流传至今的,以“大连”二字作为城市之名的出现和定位。大连地区至少有17000年的人类活动历史。早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发了大连地区。秦汉时期,大连地区属辽东郡辖区。唐朝初期,大连地区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的辖区。大连是契丹族曾生活的地方。辽代时大连地区属东京通辽阳府的辖区。大连地区在魏晋时称三山,唐朝时称三山浦,明清时称三山海口、青泥洼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朝于今大连湾北岸建海港栈桥、筑炮台、设水雷营,一时成为小镇。1897年,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当时沙俄设计师揣着法国巴黎的城建图纸想在东方再造就一个以广场为主的城市,于是就来到了中国大连。给她起名“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一个远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方。1905年,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音译过来就成了汉语的“大连”。
大连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承载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能力。目前已形成以石化、电子、机械、轻纺服装、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有许多工业企业是中国同行业的骨干企业: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大连造船厂)具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造船综合企业;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大连造船新厂)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船舶总装厂,拥有30万吨级大型船坞,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造船业的“旗舰”;大连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船舶基地,已建造的最大出口船舶为30万吨;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功率内燃机制造厂家,目前中国使用的内燃机车50%以上出自这个厂,有些产品还远销国外;大连重工?起重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之一的大连起重机厂是中国生产起重运输机械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厂。此外,还有大石化、西太平洋石化、瓦轴、大钢等著名企业。按照国家产业布局和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规划重点,大连正在建设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先导,大型石化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先进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为支撑,新型材料、服装、家具、饮料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
大连已成为我国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之一。到2003年底,全市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2家进驻大连。近年来,大连对外贸易稳步增长,进出口业务兴旺,2004年实现外贸自营出口101.5亿美元。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政府批准兴建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目前中国开发面积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0月兴建以来,已开发50平方公里,该区已有外商投资企业1500余家。大连保税区是中国政府1992年5月批准建立的中国东北地区惟一的保税区,已开发面积1.98平方公里,到2004年底,该区内有各类企业3000多家。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辽宁大连出口加工区,该区是中国政府批准试点的15个出口加工区之一。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中国政府1991年3月批准兴建的,已开发面积8.2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大连经济的支柱产业。大连作为中国第一个“创建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被确定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正在向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软件开发基地和中国最优秀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