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压型板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彩钢压型板薄钢板经冷压或冷轧成型的钢材。钢板采用有机涂层薄钢板(或称彩色钢板)、镀锌薄钢板、防腐薄钢板(含石棉沥青层)或其他薄钢板等。压型板具有单位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外形美观等优点,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主要用于围护结构、楼板,也可用于其他构筑物。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要求,压型板可压成波形、双曲波形、肋形、V形、加劲型等。屋面和墙面常用板厚为0.4~1.6毫米;用于承重楼板或筒仓时厚度达2~3毫米或以上。波高一般为10~200毫米不等。当不加劲时,其高厚比宜控制在200以内。当采用通长屋面板,其坡度可采用2~5%,则挠度不超过l/300(l为计算跨长)。压型板因原板很薄,防腐涂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使用寿命,为了适应加工和防锈要求,涂层钢板需按有关规定进行各项检验。一般情况下薄钢板也可根据使用要求,经压型后再涂防锈油漆,或采用不锈钢薄板原板。压型板用作工业厂房屋面板、墙板时,在一般无保温要求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用钢量约5~11公斤。有保温要求时,可用矿棉板、玻璃棉、泡沫塑料等作绝热材料。压型板与混凝土结合做成组合楼板,可省去木模板并可作为承重结构。同时为加强压型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力,宜在钢板上预焊栓钉或压制双向加劲肋。
YX51-380-760型压型板(角驰Ⅲ型)
有效宽度(mm):760
波高:75
展开宽度(mm):1000
波距:380
用途:屋面板、大跨度
YX25-205-820压型板(820型)
有效宽度(mm):820(1025)
波高:25
展开宽度(mm):1000(1200)
波距:205
用途:屋面板、墙面板
YX15-225-900压型板(900型)
有效宽度(mm):900
波高:15
展开宽度(mm):1000
波距:225
用途:屋面板、墙面板
抚顺市
抚顺市位于东经123度39分至125度28分和北纬41度41分至42度38分,全市辖四区(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三县(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抚顺是多民族杂散居地区,民族总数为34个,其中少数民族33个。在全市总人口中,汉族占72.51%,少数民族占27.49%。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目前全市总人口222万人,其中市区人员140万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城市,全国十大重工业城市之一,全国31个特大城市之一,全国最早进行棚户区改造的大城市,在建国初期曾为直辖市(与北京同为省级行政单位,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将抚顺等11个直辖市降为省辖市)。抚顺地区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东部和南部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平均海拔为400—500米。北部山势低平,为丘陵地带,西部为浑河冲积平原,海拔为100—300米之间。
抚顺地区属北温带季节风性大陆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750--85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清朝的发祥地。据考证,抚顺地区人迹历史达7000年。“抚顺”这一名字最早见于1384年,当时的明朝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建砖城一座,取名抚顺城。所谓抚顺,就是“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抚顺是清王朝发祥地。1616年,努尔哈赤在抚顺所辖新宾满族自治县的赫图阿拉称汗,自此拉开了中国清朝的历史序幕。民国时期设置了抚顺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抚顺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以重工业为主、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抚顺也是一座因历史而影响中国,以资源而闻名世界的现代工业城市,也是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秀丽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启运之旅、满族风情之旅、自然生态之旅.
区划:抚顺市下辖四区三县、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是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抚顺经济开发区、抚顺胜利经济开发区、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地区有街道34个,乡镇47个,居委会400个,村委会959个。
从战国秦汉时期起,货币就在抚顺流通使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交通、农民银行相继在抚顺设立办事处。最先使用的是东北九省流通券,后是通用法币,再后又代之以金元券。抚顺解放第三天(1948年11月2日),东北银行安东省分行接收了国民党抚顺县银行,成立东北银行安东省分行抚顺支行。当时使用的是东北银行发行的流通券,1951年全国货币统一后才使用人民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抚顺的金融事业逐步建立起了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及各种金融机构协作并存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2000年全年累计发放贷款6.16亿元,累计回收7.96亿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78.53亿元,比年初增加24.53亿元,增长9.66%;各项外汇存款余额2亿美元,比年初增加0.59亿美元,增长41.84%。累计投放货币59.89亿元,回笼货币28.09亿元。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67亿元,比年初增加31.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9.3亿元,增加13.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21.6亿元,增加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0.5亿元,增加6.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2.7亿元,增加8.2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现金支出1931.3亿元,增长16.1%。累计净投放货币48.3亿元,增长20.8%。
改革开放以来,抚顺的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各业生产蒸蒸日上。尤其是1983年以后,全市农村基本上建立起以农民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新体制。2000年,全市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2.6亿元,农业总产值为41亿元,农业增加值18.9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64.8亿元;林业实现总产值18.1亿元,完成植树造林8366.7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为37.9万吨、蔬菜52万吨、肉类12.6万吨、禽蛋6.9万吨、果品6万吨、鱼类0.2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00元,比1995年增长1倍,低收入户不断减少,高收入户日趋增加。
200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农业产值29.3亿元,增长19.3%;林业产值6.7亿元,增长17.7%;牧业产值29.0亿元,增长18.5%;渔业产值9.1亿元,增长17.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增长18.8%。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加。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建标准日光温室2200多栋,新增温室生产面积3300多亩。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全年投入特色产业扶持资金近1000万元,实现食用菌地栽培1.05万亩,棚室栽培2100万段,产量达到4.5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中药材生产面积55万亩,产量3.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9%;山野菜面积14万亩,产量0.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7%。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0家,比上年增加12家。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5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