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夹芯板是一种多功能新型建筑板材。是由外层两侧钢板和内层(平芯层)聚苯乙烯通过自动成型机,经过加热加压用高强度粘结剂复合而成的。→自重轻:10~14Kg/m2,安装方便、灵活,不需要大型起吊设备,施工周期短,综合造价低。→承载力高: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即能作承重结构又能作围护结构。→使用灵活:由于采用连续式生产线全电脑控制,板材的长度可根据用户要求、工程要求及运输条件确定。隔热、隔音、保温性良好:平均导热系数小于0.04w/m.k
阜新市
阜新市是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属辽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阜新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阜新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阜新市的四季是以候平均气温高于20℃为夏季,低于3℃为冬季(全国标准:高于22℃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气温分别为春、秋季。
冬季 冬季是四季中最长的季节,从11月6日至翌年3月13日,为146天(闰年为147天),基本上是结冻期。.根据气温变化,冬季可分为初冬(11月初至11月底),候平均气温由3℃降到-5℃。土壤开始结冻,蛰伏,人着棉装,城市供暖。隆冬(12月初至翌年2月底),候平均气温降至-5℃以下,冬至到立春间候平均气温低-10℃;日最低气温的极值就出现在这个时期,是一年最冷的时候,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有时风雪袭人,户外活动艰难。晚冬(2月底至3月下旬),候平均气温由-5℃升到3℃,虽是微寒结冰期,但人们在户外活动增多,备耕开始繁忙。
春季 春季从4月1日至6月10日,为71天。4月初候平均气温回升到3℃以上,西南风增强,野草吐绿,树木萌动,河流融水,土壤渐渐解冻,水稻、蔬菜和春小麦开始育苗播种。早春时候,时有冷空气侵入,气温变化大。4月下旬气温升至10℃以上,河流解冻,终雪,可闻雷声,大田作物播种进入高潮。到5月初,终霜,花开叶绿,春意盎然。
夏季 夏季从6月11日至9月5日,为87天。6月中旬候平均气温升至20℃以上,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为盛夏,降雨集中,高温高湿。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易出现洪涝灾害。但个别年份,盛夏时一旦受副热带太平洋高压控制,则久晴无雨,可出现35℃以上的酷热天气,如1952年6月18日至217日连续10天无降水,22-25日有3天最高气温达35℃以上。
秋季 秋季从9月6日至11月5日,为6l天。9月上旬(白露前后)候平均气温降至20℃左右,由暖转凉,是秋收大忙时节。从9月末至10月初,秋风劲,树叶落,初霜,初结冰。10月上旬,青蛙绝迹,燕南归,霜降前后气温骤降,草枯树秃,花卉凋零。
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原始文明。早在76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被国内外考古学界称誉为“玉龙故乡”,坐落在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村”。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苏秉琦先生,亲笔为查海文化遗址提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阜新又是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清康熙皇帝亲笔题匾的瑞应寺,属藏式庙宇建筑风格,以其雄伟、规模宏大,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雍和宫的主持和部分喇嘛多来自瑞应寺,瑞应寺的“曼巴扎仓”为蒙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普安寺遗址所在地海棠山的摩崖造像群是藏传佛教东方中心唯一保存下来的民族瑰宝。现保存完好的佛像有267尊,形态各异的佛像集历史、艺术、欣赏价值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浮雕造型艺术珍品。境内新近发掘的关山辽墓群为辽代中晚期贵族墓葬典型代表,全国仅见。墓葬中出土的壁画,百科全书式的全面反映了辽代的社会生活,考古价值极高。此外,战国时期燕山城、武当道教创始人张三丰故里、千佛山等多处文化遗址,构成了阜新独具特色的景观。
阜新是“玉龙故乡”,是中华第一村,现有的查海遗址就是说明,从中发现过恐龙化石。另外阜新的海棠山有山石浮雕,全是佛像,在中国的浮雕参考记录中是排列在前几位的,很有参考价值。阜新除了“煤电之乡”的雅称外,还有“竞走之乡”、“篮球之乡”的雅称。阜新虽小,也有名人从这里走出来,原国家总理李鹏就曾在阜新发电厂任过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