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夹芯板是一种多功能新型建筑板材。是由外层两侧钢板和内层(平芯层)聚苯乙烯通过自动成型机,经过加热加压用高强度粘结剂复合而成的。→自重轻:10~14Kg/m2,安装方便、灵活,不需要大型起吊设备,施工周期短,综合造价低。→承载力高: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即能作承重结构又能作围护结构。→使用灵活:由于采用连续式生产线全电脑控制,板材的长度可根据用户要求、工程要求及运输条件确定。隔热、隔音、保温性良好:平均导热系数小于0.04w/m.k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汉译为“青色的城市”,即青城,也称“呼市”。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全市有常住人口260.6万人。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原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相传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时谓之库库和屯,明廷命名为“归化”。新城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命名为归绥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称。因其历史上召庙较多,又称“召城”。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2月9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归绥市工作团进入归绥。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称为"呼和浩特市"。1960年前,呼和浩特市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71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5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呼和浩特市现行政区划共辖9个旗县区,20个街道办事处,96个乡镇,412个居委会和1
095个村委会,土地面积17 224千方公里。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极端气温最高38.5℃,最低-41.5℃。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年均1
600小时。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